您所在位置:宝检动态  

常态化开展“推门听庭 集中评议” 倒逼检察官提升司法能力

时间:2019年10月24日

     

一大早,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检察长董学华就携该院听庭评议组成员准时来到法院,他们将旁听一起诈骗案件的庭审。像这样不打招呼“推门听庭”,是上海市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一项常态化活动,旨在倒逼检察官找差距、补短板,持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

在当天庭审结束后,评议小组与出庭的检察官立即召开庭审评议会议。“今天公诉人庭审表现总体可圈可点。文书略有瑕疵,要提高法律文书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同时加强法庭讯问技巧锤炼,增强讯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升检察官庭审指控效果。”董学华检察长对出庭的公诉人这样评价道。另外8名评议小组成员也对公诉人的庭审状态与表现,起诉书、公诉意见等法律文书制作规范给予了进行近乎严苛的评议。

据了解,当天出庭公诉的分别是一名刚入额的年轻检察官与一名90后检察官助理。她们两人在庭前认真研究分析卷宗材料,结合证据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对被告人在庭审中可能出现的辩解与律师的辩护意见进行了全面的预判。庭审阶段,面对被告人对犯罪金额的狡辩,公诉人指控有力、举证翔实、辩论得体。

常态化开展听庭评议,通过不定时、随机听庭等方式,对公诉人的出庭质量进行动态监督,实现公诉检察官接受听庭评议、员额检察官参加听庭评议两个全覆盖,旨在以听代赛、以评施训、以议促学,加强检察官之间的学习交流,进一步营造重业务、提质效的良好氛围。”宝山区检察院检察长董学华说道。
    不同于传统的选庭听庭,“推门听庭”是检察委员会委员不定案件、不定出庭检察官,直接根据刑事案件庭审排期,在不事先告诉办案检察官的情况下直赴庭审现场旁听庭审,在第一线“原生态”考察检察官庭审准备情况、庭审指控情况和临场应变情况。

    据悉,不光是“推门听庭”,庭后立即开展“集中评议”, 由检委会委员、资深检察官等围绕查摆问题、检视不足的要求,第一时间对出庭检察官的出庭情况进行讲评,直指检察官在庭审预判力、掌控力、应变力等方面的欠缺。

“完全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旁听这个庭,虽然压力山大,但事后他们提出的意见十分中肯,我的确需要在讯问质证、释法说理环节上多多加强。”当天的公诉人说道。这种“推门听庭 集中评议”的形式目前已成为宝山区检察院的工作常态。

七月份以来,宝山区检察院组织由检察长、副检察长、专职检委会委员、入额检察官等参加的听庭评议小组通过适时了解开庭情况,常态化采取“突袭式”推门听庭31次,听庭人员超过70人次。

通过旁听公诉人日常出庭的全过程,要求公诉人要聚焦提升核心能力,围绕法律文书制作、讯问质证技巧、释法说理等核心能力,加强实战实训,提高法律文书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增强讯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化检察官庭审指控效果。同时要求公诉人严格把握办案标准,以案件事实与证据为依据,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既无过度也无不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版权所有: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信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