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当“新冠”疫情汹涌袭来,他们不得不与自己的家人、亲人、同袍相隔两地。然而距离拉不开思念的手,一封封信件就是寄托牵挂的小船,跨越了寒冬,跨越了疫情,带去了嘱托,带来了温暖,让爱远隔千山如樱花般绽放……
期 待
第三检察部 于静
一封写给湖北母校的家书
亲爱的母校:
时光荏苒,已去八年。武汉突然以此种方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一片错愕,然后开始密切关注网上的最新消息,与母校师长每日互报平安。看着每日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死亡人数,我们以为是老天给武汉按下了“暂停键”,但当看到无数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各地校友捐款捐物,全国省市对口支援,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是啊,这不过是我们经历的又一场磨难,谁也不能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按下“暂停键”!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虽不能作为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也要谨记校训,做好份内之事。返沪自觉居家隔离,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从快从严办理涉疫情刑事案件,希望武汉母校能感受到我们在外学子的赤诚之心。
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调度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抗疫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相信在不久之后,母校会有序开展复学,文澜楼内就会坐满认真聆听的学弟学妹,晓南湖边又会听到关于“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的争论之声,东苑西苑又会看到买豆皮的排队长龙。相信学弟学妹们已做好准备搏击长空,放飞法治理想的翅膀。
待樱花烂漫,再登黄鹤楼,又食武昌鱼。
爱你如初的莘莘学子:于静
约 定
办公室 刘晓曦
一封写给湖北弟弟的家书
亲爱的弟弟,见字如面。
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对我们来说,这也是相隔一千多里的我们在一年之中唯一相聚的机会,因此我们默契地达成了每年春节假期见面的约定。今年,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知道春节不能团圆,电话两端的我们都沉默了。但除了遗憾,姐姐还有深深的担忧。你身处在本次疫情重灾区的湖北,不知道你那边情况如何,是否防控到位,是否菜品供应充足。随着政府雷厉风行的举措,十堰率先实行军事化管理,我也松了一口气。但最让我欣慰的是,得知社区防控人员吃紧,你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并坚持至今。还记得张照片嘛?没想到当时那个在后面追着我叫“姐姐、姐姐”的小屁孩,如今长成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勇敢冲向一线,姐姐真的很为你骄傲。弟弟这么优秀,姐姐当然也要努力。疫情防控期间,我也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宣传岗位,用文字的力量,向公众普及防疫措施、法律知识和志愿者的优秀事迹,传播正能量。虽然我们身处两地,但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平凡的力量。经过所有人的艰苦努力,如今疫情呈向好态势,经济也在渐渐复苏,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回归原来简单平凡而又幸福的日子。冬将尽,春可期,离我们下次见面的日子不会太远了,疫情结束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姐姐对你许下的最新约定。
期盼早日与你相见的姐姐:刘晓曦
思 念
第六检察部 周欣
一封写给湖北父母的家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因为疫情,女儿没能回武汉陪你们一起度过今年的春节,虽然佳节未能团圆,但是好在我们都安全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我还记得,在意识到武汉的肺炎病情比较严重的那一天是2020年的1月19日,通过新闻我们得知那天武汉的新增病例是198人,这与之前一段时间断断续续、每天增加3、5个确诊病例的情况严重了许多。在这天之后,情况越来越糟糕,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我们聊天的重点由最开始你们对我在上海过春节不放心,转移到我对你们身在武汉更忧心。
那段时间我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每天早上起来不再是“收能量”“喂小鸡”,而是查看疫情数据,关注疫情信息。而随着国家对湖北的各项援助措施的开展:“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的快速建成、一个省对口支援湖北一个市的政策落实、一批批医护人员的大力援助……我们都深切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还有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自发的对湖北武汉的各项爱心物资资助,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善意。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会有多让人热泪盈眶。这个不一样的春节,我们武汉人最大的感受不是疫情的凶险,而是深切的感恩,感恩所有帮助过武汉的人们!
爸爸妈妈,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国内的疫情也在逐渐好转,让我们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等待疫情结束,我们再相聚!
爱你们的女儿: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