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拥有多种身份角色——
曾经一身戎装
保卫国家 守护人民
如今身穿检察蓝
惩恶扬善 维护正义
在疫情防控紧要时刻
他们又化身大白
全力抗疫 同心守沪
不论哪种身份角色
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出责任与担当
薛玉清,宝山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行政主任,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直属部队。
回首军旅生涯,他曾是一名奋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人;转业之后,他是一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检察干警;面对疫情,他是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上的抗疫志愿者。
1994年,薛玉清从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进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一名奋战在荒漠戈壁滩的航天人。他当时主要负责的是飞船发射的通信保障工作,尽管戈壁滩的气候环境十分艰苦,但他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怀揣着对祖国和航天事业的热爱,坚决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五号,他亲眼见证并经历了祖国航天事业从点滴起步到领先世界的全过程,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也在他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2007年薛玉清从部队退役转业,离开了戈壁滩来到了上海滩,08年他正式成为宝山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仍秉持着在部队时期吃苦耐劳、奋勇争先的精神,积极主动学习,逐渐熟悉掌握了检察院的日常工作,十几年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若有令,召必回,战必胜”,虽然已经退役,但这一直是薛玉清作为一名军人一生的信念所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结束物资保供任务后,薛玉清又马不停蹄参加了方舱康复人员的转运工作。在方舱转运的一线,他每天都要辗转于全市各大方舱医院,每个方舱都曾留下他的身影,经常是全天满额满载工作。在工作中他会认真仔细做好转运人员的核对和对接,耐心做好对转运人员的心理安抚,妥善安置好转运人员的行李物品,一直到把他们安全送回居住地,他才会松一口气。天气酷暑时,防护服里面的衣服从早湿到晚;倾盆大雨时,雨水打在面罩上什么也看不清。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都迎着朝阳出发,背着月光回去,一直坚持奋斗在转运一线,为的就是方舱出来的康复人员能够安全顺利回家。
他脱下了戎装但没有脱下责任,没有脱下人民子弟兵的人民情怀,褪掉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如当初的军人“本色”。他闻令而动,在抗疫一线当先锋、打头阵、冲在前,充分展现了一名退役转业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何永刚,宝山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书记员,曾在人民海军服役。
在部队服役时,他勇救落水村民勇立一等功;转业退役后,在检察保障岗位上他默默付出践行岗位职责,在疫情大考中他冲锋在前展示检察担当。
他是救人危难的解放军战士
“救命啊救命啊”,一声又一声的呼救声断断续续从村头水库中传来,有三名村民被突然开闸的急流冲入水深3米多的蓄水池中,生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适逢春节假期在家休假的何永刚听到呼救声后,毫不犹豫跳入水中,三九严寒,冷风迎面寒水刺骨,何永刚争分夺秒奋力营救,成功将落水三人全部救上了岸。回忆起这件30年前的这件勇立一等功的英雄往事,何永刚却说“没什么的,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他是严谨细致的办案“护航员”
转业至检察院工作后,何永刚始终保持着身为军人的那份执着和坚定。2020年初,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办案带来的负面影响,运用远程视频方式开展各项办案活动成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办案”的有效手段。而负责远程提审以及司法办案区管理的正是第六检察部何永刚。为确保检察官能及时完成讯问,何永刚探索了保障“云办案”“四大招式”:“做方案”,提前制定提审顺序方案,提高讯问效率;“勤沟通”,协同法警与看守所协调延长提审时间,全力保障远程提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定流程”,规范讯问预约流程,确保远程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快处置”,积极稳妥处置疫情期间各种突发情况,何永刚也因此被评为2020年第一季度“感动宝检人物”。
他是迎难而上的志愿者
何永刚居住的前三营房是部队家属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小区第一时间成立了防疫志愿者服务队,作为一名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没有一丝犹豫立即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上午,他是“检测员”,4个门洞40户人家的抗原试剂他一口气送完;下午,他是“清洁员”,负责逐户帮助居民清理生活垃圾;晚上,他又变身“巡逻员”,确保人员“足不出户”做好防控。
“根据安排,现成立宝检疫情先锋突击队立即参与宝山区民生物资保障工作,请大家踊跃报名。”收到这条通知时,正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何永刚第一时间回复:“我去。”4月14日,何永刚所在的突击队接到任务前往街道配送物资。来到现场大家惊呆了,5800箱蔬菜牢牢地捆在运输车上,抬头仰望5米多高的货物已经碰到了树冠。正在队员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开展之时,何永刚冲了出来,“我先上!”尽管已经50多岁,何永刚敢冲敢闯的军人本色丝毫没有减退。他奋力一跳,在队员的帮助下徒手攀爬上5米高的货车顶部,解开绳索卸货任务得以顺利开展。队员们不禁感叹到:“老何,就是能冲”!近2个月的时间,他始终奋战在防疫一线,他说:“疫情当前,人人有责。我是一名军转干部,冲锋在前是我应该做的”。
岁月斑白了黑发、刻下了皱纹,军旅生涯中练就的那份勇气、坚韧和担当却愈加彰显。退役不褪色,闻令展担当,从军营到地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精神。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致敬军人!致敬最可爱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