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刊记者 黄灵
根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由上海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牵头启动开展“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专项监督工作”。本次专项监督,旨在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依法治国、强化技术支撑、强化社会参与,全面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断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各项工作。围绕“消防安全、反恐和网络安全措施落实、大客流安全风险防范”等重点内容展开调研,掌握现状、发现问题、收集制度供给需求,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数读:上海全市公共安全整体情况分析
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生产安全事故直报系统统计,2017年本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48起,死亡436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3.86%、7.23%。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实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向好的平稳态势。上海市安全监管局根据去年五起较大安全事故中,大部分发生在小化工、小饭店、小超市、临街店面等经营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中小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法定代表人履职不到位等情况,建议加强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并提出“以源头治理为防范前置关口,推进防范力度不断加强”。诸如,继续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防范监测和安全防护;推进民航安全绩效管理、通航改革试点、长三角空域精细化管理、机坪管制移交等重点工作;加强对“四类重点船舶”的监督管理,对运输船的航行安全、救生消防、应急设备及防污染等开展重点检查。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不断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督促企业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以及涉及电梯安全、电气火灾、燃气安全、地下空间安全使用、老旧简易民防工程隐患治理、极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建筑工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及人员密集场所雷电防护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调研中,上海市住建委通报了近年来牵头开展的连续三轮“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共拆除违法建筑9226万平方米,消除违法用地60868亩,整治污染源13482处,消除消防安全隐患48336处、生产安全隐患28831处……整治后,相关地块及周边区域的刑事、治安等案件和消防、生产、食品等安全事故均降幅过半,市民的满意度提升。
此外,记者注意到,2017年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将十九大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作为网信工作的主线,成立了上海市通信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保障工作期间,共处置了闸北八中视听空间系统遭“反共黑客”篡改等三起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组织防御了规模性DDOS攻击一起,关闭违法违规网站56个,拉入黑名单网站61个,通报处置工业互联网安全威胁268个,核查涉及威胁IP地址信息806个,切实保障了十九大期间上海公共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调研过程中,人大代表们对各部委就城市公共安全的总体形势、存在问题、监管重点等话题,进行了细致了解,一些代表也适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代表声音
徐丽萍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作为连任四届的人大代表,我在今年的人大会上,提出了“开展特大城市安全专项监督”的议案。这个议案提出后,很快收到了上海人大内司委的邀请,让我来参加这个专项监督的启动会。这说明市人大、市政府,对代表所提意见议案非常重视,也表达了我们市人大和市政府对城市公共安全重大问题的关注。作为代表,我感到很欣慰。各委办局介绍了他们就分管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直观地谈了一些问题以及他们下阶段的工作计划。作为代表,我觉得这些工作对我们后面调研来说,很有收获。
我们这个城市很大,风险很多。我刚刚听了内司委的专项监督工作计划,也表示赞同。
作为代表,我最关注的是以下四个问题:
首先,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所有城市公共安全经营的这个网络、大的责任体系,是否会出现边界不清楚的问题?会不会出现,有新情况、新业态出现时存在空白点的问题?
其次,我关注的问题是,不光是各委办局的问题,企业的责任也很重要。我刚刚提到,这方面的责任边界一直不明确,所以执行起来就难。我关心的是企业责任主体的问题,究竟是法律制度的问题,还是有法律有制度,执行层面存在问题。未来该如何破解?
再次,城市公共安全要做好,肯定是和精细化分不开的。我们原来讲,我们有能力搞重大的突击性的问题整改,但我们更关注的是精细化管理,各委办局有没有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和流程的设置?我感觉,只有进行了精细化、流程化的设置,才能把每个环节都做好。
最后,谈一个感性的认识。比如这次监督案例,讲到地铁大客流。我们上一届去视察过。我也参加过大客流的演习。记者采访时,我就提到,要提升大客流演习的仿真度。我们正常情况下,没发生事情,所以都是优雅地走。但仔细想想,当时搞世博会的时候,就有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建议提高演习的仿真度,但又有人提出说演习仿真度太高,会不会出事情?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遇到了困难。对于这样的问题,就是要发动全社会来共同面对问题。
金晶 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残联副理事长(兼)、普陀区市政管理中心副主任
我是本届新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我听了各部委领导介绍的情况,有些困惑,所以提出来请教在座各位。
首先,我关注到我们住宅小区的道路,经常被很多非法停车所占用。这说起来就感觉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没有合适的停车位提供的前提下,停车位占用了我们的消防通道,那么消防车怎么进去?举个例子,我所住的小区,路边停满了车,问物业,他们说,“我们规定地面可以停的车位已经都划出来了,其他的要停到地下车库”。小区居民向物业反映这个问题,但物业没有执法权。那么,道路占用谁来执法?是消防还是哪个部门?如果遇到危险,这个问题是很大的,新的小区或许还好,旧的小区问题就更大。
其次,高层建筑面临火灾的问题。目前一些高层的窗户为了防止孩子的坠落,只能推出去一点点。那么,如果遇到火灾,如何自救?一方面是消防人员来救助可能被困的人员,我的建议是每一层,是否可以安装缓降器这么一个设备,可以让居民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救。但是如果遇到窗户打不开,那么缓降器,是不是也没有办法用?此外,如果,没有专门的部门执法,住户私人的喷淋头的安装,是否有效合法?这涉及我们现有住房的改造。我们将来的新住房,直接把喷淋头安装在家里,这能否作为我们将来新住宅建设的一个必备的设施进行推广?再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在小区里建立消防栓,在某几个点设置,这需要调研。
再次,是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现在很多人网上购物消费,用的是实名。包括现在为了维护征信系统,也要求大家网络实名化。但实名制后,大家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举个例子,我手机邮箱被盗。我收到对方信息,“如果你想用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话,请付800块钱”。手机不能用了,我就去公安局报警。但公安局说,这问题,无法通过法律追究。你的财产虽然是受到了损失,但警方就算查到电话号码的所属地,也可能是跨境、跨地区作案的,警方也没法抓人。就是说,遇到这类问题,无法追责。大家都知道,现在手机里包含的个人信息量非常大,从照片、文档、通讯录等等,那么,遇到这类危害信息安全的情况,哪个部门可以帮我解决这样的问题。或者,能否通过宣传,让大家知道,遇到这类情况,如何去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陈丹燕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我希望我们的调研,是具有典型性的。比如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不是有代表性,能让我们去了以后,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个真实的体会。还有就是高层小区。“11·15大火”的案子,教训是非常惨痛的。如果我们选择的不是那么有代表性的地点的话,就失去了我们应该获得的感性认识。我知道有个食品安全调研,是半夜12点临时去的,这就很真实。另外,大客流,比如去人民广场地铁调研,我在想我们如果只是去轨交,是不是还是不够?还有一些轨道交通和短驳公交连接的地方客流也很大。
李飞康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宏年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雪豹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上海雪豹城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事物开始出现,比如共享单车的问题,我提了个书面建议。我熟悉的黄陂路很窄,绿化带还停了不少共享单车,人行道根本不能走路。一方面有碍城市形象,中心城区乱七八糟停了那么多共享单车,是不是有这个必要;另外,就我们今天讨论的城市安全话题,人行道被共享单车占用后,行人怎么走,这都是事故隐患。这两年是共享单车的爆发期,我建议有关方面在这类情况出现后,要着重考虑相关问题。
上一篇:
外卖餐盒的环保之路
|
下一篇: 从“稀土案”审视WTO相关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