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大检察公益诉讼社会影响力,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到公益诉讼线索举报等活动中,12月19日,上海检察三分院民事检察处来到浦东机场,开展公益诉讼宣传活动。
公益诉讼工作全面推行后,三分院(铁检分院)作为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紧紧把握“跨”与“专”的特点,着力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两级院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31件,其中分院公益诉讼立案7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3件;上海铁检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 13件,提起诉讼5件;南京铁检院行政公益诉讼立案1件;徐州铁检院行政公益诉讼立案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件;合肥铁检院行政公益诉讼立案1件;杭州铁检院行政公益诉讼立案6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内外协调,形成上下联动的公益诉讼工作机制。一是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亲自参与重大案件的办理工作。定期听取公益诉讼工作汇报,对相关案件办理提出具体意见,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为分院开展公益诉讼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和内外衔接。对内建立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案件线索移送机制,逐步实现办案信息共享、监督措施联动,推动公益诉讼和刑事检察工作相互结合、相互贯通;对外与环保、食药监等行政部门加强联络,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线索移送、证据收集、结果反馈等方面强化协作配合,与相关法院拟签署公益诉讼案件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案件管辖、调查手段、证据规则、移送和庭审程序、出庭规范等公益诉讼审判机制,提升案件审判质效。三是加大对基层院公益诉讼工作指导力度。结合全国铁检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推进会精神,对徐州、南京、上海、杭州和合肥铁检院公益诉讼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同时,与上海铁检院形成较为顺畅的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和案件办理互助机制,指导办理了垃圾填埋案、牛肉案等多起涉案数额大、影响面广的案件。
二、立足跨区划改革,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提升公益诉讼工作实效。一是充分发挥铁检体制优势探索办理跨区划公益诉讼案件。研究制定《三分院关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检察保障的九条意见》,明确以沪苏浙皖跨省互涉大气、水污染公益诉讼案件为突破口,依托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省的铁检基层院,努力实现相关案件跨省管辖,为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高检院将洪泽湖污染事件中相关公益诉讼线索交由三分院指定徐州、合肥铁检院办理,切实发挥铁检机关补充型司法的职能作用。二是谋划部署涉铁“舌尖上的安全”专项公益诉讼活动。根据高检院正在开展的“舌尖上的安全”专项公益诉讼活动要求,结合铁路检察职能,针对涉铁食品安全隐患,与上海铁路局联合开展“维护铁路旅客舌尖上安全”的专项公益诉讼活动,反复排摸、评估线索,加大审查力度,加强涉铁食品安全监管。三是在“维护高铁沿线安全专项检察监督活动”中加大公益诉讼工作力度。对高检院铁检厅督办的3处重点隐患和新排查的33处重点隐患开展新一轮监督活动,从中挖掘公益诉讼线索,推动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治理。如杭州铁检院对一处违法搭建隐患,探索以公益诉讼线索立案监督,促使当事人主动进行整改,消除该处隐患。
三、积极借助外脑,运用智慧检务,助力检察公益诉讼专业化发展。一是加强公益诉讼队伍专业化建设。初步形成专业化办案小组,加强对公益诉讼法律法规、办案指南的学习,注重收集全国各地典型案例,借鉴全国先进经验,为做好公益诉讼工作奠定人才基础。二是成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特聘专家团队。聘请公益诉讼、民行监督等领域的专家,为公益诉讼办案提供专业支持,为理论研究提供智力帮助,提升公益诉讼工作专业化水平。三是探索开展“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围绕公益诉讼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重点聚集环境资源保护、食药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在功能上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和检察监督信息共享互通,并探索把行政检察监督业务向长三角地区扩展,为办理跨区划互涉型案件做好技术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