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检察动态
 
公开听证促公正,司法救助暖人心
 
来源:办公室    日期:2020年11月06日
 
 
         

“这个案子困扰了我两年多,我有太多话想说,太多情绪想表达……感谢检察官,不仅彻底说服了我,还为我申请了司法救助金,缓解了我的生活压力,我自愿撤回监督申请。”

10月27日,一场司法救助案件远程视频公开听证会在当事人感激的话语中圆满落幕。

一条线索,两部门通力协作

2020年10月,三分院第八检察部在全面梳理排查刑事、民事、行政司法救助线索工作中,发现了一起案件。

陶某某因健康保险合同纠纷不服法院生效裁判,向三分院申请法律监督,而她本人身患重病,待业在家,极有可能存在因病致贫的现象。

为贯彻“司法为民”理念,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三分院主动将司法救助与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结合起来,经沟通协调,第七检察部将该司法救助线索移送第八检察部办理。

两副药剂,申请人心结顿消

“关于您的案子,我们仔细研究了卷宗,也阅看了法院的庭审笔录,法院的判决并无存在不当……”

检察官对案件认真审查后,开了第一副“药剂”,针对陶某某的心结,展开了释法说理,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充分说明,陶某某经此心结消了一大半,回信说道:

“我有无数个晚上睡不着觉,想不明白,直到遇到检察院的同志们,我记得第一次一个检察官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败诉的原因,详细说清楚了,我当时就接受了,两年多的困惑,当时就解开了,我感受得到他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去调查。”

为彻底打开心结、化解矛盾,第八检察部承办人又开了第二副“药剂”,多次主动联系陶某某,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对陶某某的家庭生活状况进行关心,了解其疾病治疗情况,及时开解她因生活等压力所产生的暂时的负面心理。

“检察官们知道我的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也是想尽量去帮助我,多次打电话关心我身体的情况,让我感受到满满的温暖和能量。”

因陶某某与其丈夫均曾身患重病,术后仍需终身服药、定期复查,家庭经济来源仅靠丈夫一人的不稳定收入维持,且尚有幼儿在家抚育,困难较大。他们曾在暂住地开具了《生活困难证明》,今年疫情爆发期间,陶某某的丈夫曾失业,致使原本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生活更加艰难。目前家庭收入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降低房租等生活成本,年初陶某某举家搬迁至异地,其丈夫不得不两地通勤,工作生活压力很大。

司法有尺度,亦有温度。三分院经综合审查,认为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及时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

“三效合一”,公开听证促公正

为切实促进司法公开,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落实普法责任,促进矛盾化解,根据《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要求,三分院决定对该案进行公开听证。

因申请人远在外地,生活困难,来沪往返经济压力大,根据其书面申请,同时考虑到防疫需要,遂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开展听证。

10月27日,听证会如期举行,三分院副检察长高孝义主持听证,三分院廉政监督员、专门负责社会救助的北蔡社区负责人、为本地职工开展救助工作的上海总工会公职律师等参与听证并发表意见。

经听证员评议,最终一致同意对申请人开展司法救助工作。

听证会结束时,申请人陶某某请承办检察官转达对背后默默关心、支持她的所有检察人员和听证员们的感激之情。

第二天,检察机关作出司法救助决定,当天救助款发放到位。陶某某随后还寄来锦旗和感谢信,表示会重拾希望、努力生活,希望司法救助的温暖能够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