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20年来,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化办案优势,办理了一批有重大影响、新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当好惩治侵权的“知产利刃” 对企业来说,一个品牌、一个商标、一项专利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竞争力,甚至称得上“命脉”。三分院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 2020年2月26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对李某某等9人侵犯“乐高”玩具著作权案件提起公诉,这是全国首例侵犯乐高著作权的刑事案件。 2015年至2019年4月间,被告人李某某雇佣杜某某等8人,在未经乐高公司许可的情况下,生产复制“Great Wall of China”拼装玩具等47个系列663款拼装积木玩具产品,并冠以“乐拼”品牌通过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及线下玩具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进行销售,销售区域已基本覆盖全国。 由于该案是全国首例,从法律层面来看无可借鉴的先例,且该案涉案金额高达3.3亿元,证据多达上千份,案件定性、侦查、查处的难度极大。三分院强化与侦查机关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前移提前介入节点,在公安抓捕前,就多次赴市公安经侦总队、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院专题会商,提出取证方向,在抓捕时首次派出检察官随警作战、现场提出取证指导意见,协助警方当场查获生产模具90余块,说明书近20万份,包装盒20万余件,待销售的侵权产品344种型号60万余盒。 乐高集团相关负责人专程赠送锦旗,并表示通过该案的办理,看到了中国政府及司法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努力,更加坚定了投资中国、投资上海的信心。 护航民企 当好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力法治保障,三分院注重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以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激发企业创新力,带动创新创业的环境活起来。 2019年7月29日,三中院对三分院提起公诉的一起侵犯西能公司商业秘密案作出一审判决,对涉案单位单处罚金1900万元,对三名被告人判刑并处罚金共计1430万元。 这是一起罕见的既侵犯技术信息又侵犯经营信息的“双密”案件,涉案金额达3500万元,系近十年来全市此类案件最高。涉案的物理膨胀微球技术、工艺是权利人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仅有5家企业拥有同等技术水平。 由于认定商业秘密的密点、商业秘密损失数额的计算方式和依据均无明确的司法解释可以参照,三分院多方查找资料、请教专家,首选了权利人损失和侵权人获利方法,采用“重大损失”金额进行计算,力求犯罪数额精准认定。 此外,考虑到商业秘密的特殊性,三分院还创造性建立办案防泄密机制,在接待律师阅卷过程中,与律师签订保密承诺书,并对涉密部分采取必要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在诉讼过程中二次泄密。 在该案办理过程中,除了让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全程工作外,考虑到权利单位和侵权单位均为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建立被告人和权利人和解机制。 鉴于案发后两单位又恢复了代加工合作,同时双方还进一步推进合作深度,共同投资1000万元开展新项目。为最大限度降低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三分院建议被害单位派员参加庭前会议,积极促成被告单位、被告人和被害单位达成谅解协议,对三名被告人适用缓刑,保障双方新合作项目的正常生产经营,为民营经济的自主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被害单位向分院赠送了“司法利剑,科创神盾”的奖牌。 拓宽国际视野 培植“人才沃土” 三分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检察领域专业化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上海市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两名召集人、核心成员的办案引领作用,带头办理了多起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知识产权重大案件,在全国检察机关分院层级首创知识产权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的办案机制,建立特邀检察官助理机制、技术完善调查机制,有效提升整个团队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的专业化水平,办理的案件多次荣获国家知识产权机构表彰,赢得全球著名企业和权利人的赞誉。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水平,三分院还与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聘请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3位教授为分院特聘专家,以“高精尖”为目标,着力培养出一起具有国际化视野,并善于与国际法律机构沟通的专家型、复合型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司法保护水平。(民主与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