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禁毒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打击毒品犯罪。在“6.26”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之际,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于6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的相关数据、典型案例及犯罪特点。
2021年1月以来,松江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共办理毒品类案件19件26人,其中审查逮捕案件12件15人,审查起诉案件7件11人,已获法院判决案件2件3人。涉案罪名包括贩卖毒品罪(12件14人)、容留他人吸毒罪(3件5人)、走私制毒物品罪(3件5人),制造毒品罪(1件2人)等。
根据近年来办案情况,可发现现阶段毒品犯罪还存在以下特点。
犯罪手段日趋狡猾隐蔽
由于物流快递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门槛低,大多数从业人员对毒品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无法在工作过程中及时辨别毒品,使得物流快递也成为毒品犯罪分子的手段之一。
犯罪嫌疑人通过在邮寄时将毒品藏匿在其他物品中的方法逃避检查,使得毒品交易与流通呈现隐蔽化特点,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一定困难。
新型毒品传播形式更加多样
相对于冰毒、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新型毒品更善于伪装。如“LSD”这一致幻剂通常被犯罪分子制作成溶剂后吸附在纸上,制作成邮票的样式,“氟硝西泮”则常被用于安眠药中,以药品的名义传播,部分新型毒品在传播过程中还被制作成蛋糕、饼干等食品。
这一方面容易逃避监管,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尤其是对新型毒品认识不足的青少年,因为低估了新型毒品的危害性、成瘾性而吸食,进而沾染上毒瘾。
境外毒品持续向我国渗透
由于缅北地区政治形势、地理环境均较为复杂,国际联合打击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短期内难以改变缅北地区毒品持续向我国渗透,经云南辐射全国的局面。此外,由于大麻在加拿大及美国部分州的合法化,北美地区向国内走私大麻的案件也有所增加。除直接走私大麻叶、大麻草外,还出现了将大麻提取物添加在电子烟油中走私入境的犯罪手法。
由于电子烟在年轻人中较受欢迎,这一情况也导致了年轻人涉毒的情况有所增加。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也在办案中发现,存在在校大学生向北美卖家网购含有大麻提取物的电子烟油的现象。
针对毒品犯罪的上述特点,检察机关将加强调研,会同公安、邮政、海关等有关部门,对寄递毒品、新型毒品、境外走私毒品等问题重点整治。
国家禁毒委已宣布,今年7月1日开始要将“整类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为毒品进行管制,为司法机关对新型毒品的打击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律保障。
检察机关将继续在党中央领导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 继续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检察官说法
时值全民禁毒宣传月,检察机关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旦发现毒品要及时报警,对来源不明的食品、饮品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食用。
相关企业单位,尤其是化工医药类企业,要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和对员工的相关教育、培训,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我们也鼓励广大群众对涉毒违法犯罪线索进行举报,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安宁。